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長沙2022年12月29日 /美通社/ -- 跌宕起伏的2022年,面對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低潮的市場,工程機械產業進入了深度調整期。在雙碳發展、技術升級變遷、競爭格局演變的行業變革下,企業如何平穩渡過產業周期,未來機會在哪?亟待一場思維革命。
湘江潮涌,聚力遠航。2022年12月20日,萬眾矚目的CMIIC2022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大會暨品牌盛會在工程機械之都長沙盛大舉行。來自國家部委、行業協會領導、業內專家、企業精英以及行業用戶、嘉賓等人薈聚一堂,圍繞行業發展新局勢、新思路、新熱點,分享了革新破局之道,呈現了一場高端專業的思享盛宴,共同見證2022年度行業榮譽的揭榜時刻!
與此同時,大會由中國工程機械學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中機科(北京)車輛檢測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指導,慧聰集團、慧聰工程機械網主辦,并得到了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殼牌(中國)有限公司、青島泰凱英專用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易控智駕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智創國際會展有限公司以及山東云宇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會議現場
行業周期之殤,重塑產業新價值
當前,時代之變、產業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徐徐展開。在全球經濟趨緩與產業格局演變的交織下,行業上演著冰與火的境地:一面是寒冬下的市場略顯疲態;一面是智造技術、雙碳戰略加速演進,新能源化、低碳化發展為企業突破發展桎梏、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基于對周期的探索和對產業價值的思考。以破局謀變、碳尋未來為主題的CMIIC2022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大會暨品牌盛會的成功舉辦恰逢其時。
站位產業全局、把脈市場機遇。本次盛會集結了權威的行業協會領導、資深專家及優秀企業代表,就雙碳相關領域的行業發展趨勢、增長策略、低碳實踐、智能技術與產業賦能等業界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和探討:如何應對周期和寒冬實現逆勢增長,以及如何通過新能源、綠色轉型,重塑產業新價值……
本屆大會以破局、碳尋、賦能為使命,鏈接有思想、專業強、有擔當的企業領袖和技術專家,涵蓋租賃代理、整機、配套件、后市場,機主用戶等產業鏈上下游各個領域,不僅是展示工程機械企業形象和品牌的重要契機,也為行業提供了一個思想分享、合作商機、借鑒提升的深度交融的學習平臺。
慧聰工程機械網總經理王彩英在致辭中表示,市場周期性震蕩將生存挑戰壓在了行業價值鏈條的每個環節上,傳統商業模式遭受沖擊,新的商業模式正在建立。在機遇和挑戰下,CMIIC2022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大會暨品牌盛會將聚焦行業發展現狀與企業生存發展難題,聯動工程機械產業鏈上下游多方群體,共同交流、探討,挖掘行業發展機遇、促進主配供需雙贏,推動行業價值鏈生態體系的優化,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會長周衛東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在賦能行業發展的道路上始終不遺余力。多年來,慧聰始終與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同呼吸、共命運,為推動行業的轉型升級和穩健發展進行著不懈努力,這與貿促會秉持謀發展、促共贏的理念不謀而合。希望通過本次大會能幫助企業快速擺脫窘境,帶來更多機遇。
解析行業現狀,把握發展局勢
當前的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但整體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從宏觀形勢看,大國的博弈、新冠疫情的反復沖擊、市場需求飽和及基建開工率延緩等問題,使得行業發展、企業生存步履維艱。從市場機遇看,雙碳和雙循環政策疊加共振下,國際化、新能源、電動化、綠色化發展已作為企業構筑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支點,成為平滑國內市場周期波動的新增長極。
面對技術變革和市場寒冬,企業如何破局謀變,重塑產業新價值?如何碳尋未來,把握市場低碳綠色化、數智化的良好機遇?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愿景目標》已將先進工程機械納入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九大裝備制造業之一,并且被列入國家《發展成就和經驗啟示研究》的十大行業之一,工程機械行業在中國裝備制造業越來越重要。而中央部署的堅持2023年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總基調,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穩中向好的趨勢。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吳培國通過線上視頻詳細解讀《工程機械行業近兩年運行情況及十四五主要任務》。他表示,工程機械是日不落的產業,在中國工程機械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需要重點突破技術與產業化創新工程,加快數字化和新能源與工程機械產業的融合。如綠色環保節能技術、可靠性技術、數智化控制技術、高端液壓傳動技術等,向新能源工程機械、智能型工程機械、環保型工程機械等綠色智能裝備進階。希望行業同仁在抓好創新驅動、科技自強自立、產業安全等的同時,也自覺維護好行業生態,打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實現真正競合雙贏,企業的基業長青!
當下,低碳轉型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工程機械行業邁入低碳轉型發展的新階段, 一場新能源、數字經濟等科技變革和產業創新正全面鋪開。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雙碳工作委員會會長李建友作《把握雙碳機遇,推進工程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時表示:數字化和低碳技術正處于創新變革活躍期,數字經濟和傳統制造業的融合發展是先進技術創新應用的主戰場,這為推動工程機械高質量發展,契合雙碳發展戰略目標提供了重要支撐。為此,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要堅持穩中求進,立足創新發展,堅定不移實施強國戰略,錨定雙碳目標,著力構建工程機械綠色制造體系,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加快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家支柱產業,工程機械的繁榮與宏觀經濟景氣程度息息相關,而如何透過宏觀經濟變化與新趨勢,尋找行業發展的新機遇和新動能成為當務之急。
資本和科技競逐的大時代,CIC產業孵化將極大助力企業彎道超越或轉型升級發展。盛景網聯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盛景研究院執行院長劉燕在《宏觀經濟政策與工程機械產業發展趨勢分析》主題演講中表示,當前股市接替樓市,更多資本涌向實體經濟,資本市場的活躍,帶動了工程機械市場將全面迎來發展新機遇。為此,在低碳與智能化發展趨勢下,工程機械企業將成為科技產業創新創業的主角,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將賦能工程機械高質量發展。而通過CIC產業孵化模式——產業老炮+科技精英,將全面實現工程機械企業的科技產業創新升級。只有這樣,既能夠實現自己的產業升級,同時又能夠提高在科技領域創新創業的成功概率。
當前,工程機械仍具有較強的周期性變化,如何在低谷期,與時俱進穿越周期呢?在助力國產主機企業實現產品迭代和技術升級上,川崎精密與本土制造商的共贏發展為行業提供了很好的模范樣本。川崎精密機械商貿(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愛明在《穿越周期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的變革之路》主題演講中闡述了川崎精密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中合作共贏、優勢互補的經驗和成果。他介紹,1916年Hele-Shaw型徑向柱塞泵發展成國產化以來,Kawasaki牌液壓已有超100年歷史。作為中國市場最早的國際知名液壓件企業之一川崎系統自1993年首次進入中國以來,便與柳工展開合作;1997年,與三一展開合作;2005年川崎在中國投資建立第一個蘇州生產基地,2009年在浙江上虞成立第二家合資工廠,為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首發用戶報告,洞察真實口碑
每一份數據,都將百川歸海,匯聚為用戶滿意指數;每一份參與,都將聚沙成塔,推動著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中國工程機械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存量市場的特征是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客戶的話語權越來越重。因此,企業非常在意老客戶的體驗和反饋,每年都花重金委托第三方調查客戶滿意度,企業希望通過評估客戶滿意度來測量客戶回頭率,而老客戶的回頭率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十分重要的驅動力。
大會現場
以用戶真實口碑為核心,基于需求體驗、方便體驗和情感體驗與客戶黏度之間關系等指標,慧聰工程機械網權威發布了《2022年中國工程機械客戶體驗調查報告》,中國工程機械機械行業資深專家、慧聰工程機械網顧問葉京生老師作了詳細介紹。葉京生表示,慧聰工程機械網從2022年9月7日起至10月31日做了客戶體驗調查,是行業第一次在全國范圍中跨品牌、跨產品、跨區域和全方位的客戶體驗和客戶黏度調查。調查采用國際通用的NPS和CES統計評估標準,共收到反饋表1704份,其中有效反饋1657份,分別展示需求體驗、方便體驗和情感體驗與客戶黏度之間的關系,每一種統計結果都做了相關性分析。
體驗時代,體驗為王,體驗就是新的品牌!慧聰工程機械網的客戶體驗調查,是行業對于存量市場傾聽客戶聲音、提升客戶體驗的一次重要的嘗試。
數智破局之道,領擎行業未來
在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交匯更迭的重要時期,數字化轉型、智能創新以及無人技術等新技術、新模式,是企業參與中國智造、加速推動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而如何借助數智化技術,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使之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突圍而出,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現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
礦區作為無人駕駛賽道中最具先發優勢的場景,隨著智慧礦山建設的全面提速,礦山無人駕駛產業從技術研發、試點驗證逐步邁向規模化商用探索階段。
北京易控智駕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林巧,通過線上視頻分享《露天礦山無人駕駛運輸運營落地與實踐》主題報告,詳細分析了當前礦山行業的發展概況,并指出礦山無人駕駛目前所面臨的三大難題:運營效率不足、場景適應性不足、系統的可靠性不足。對此,以解決客戶實際需求為導向,秉承開放合作、協同創新理念,通過協同化、智能化和車規化的無人駕駛正向設計,來助力實現無人駕駛真正的規模化的應用。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全球工程機械智能化、數字化、動力新能源化、電動化、無人化等創新發展正澎湃演進。在此背景下,發生同頻共振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圍繞數智化和智能制造的融合發展,邁向了轉型發展、彎道超車的關鍵時期。而享有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的風向標的中國長沙工程機械展,正全力打造全球工程機械領域科技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合作交流的目的地。
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組委會項目執行秘書長 張飚在《新一代智能化工程機械》主題演講中表示,2023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將深度挺進一帶一路建設,廣泛融入RCEP,積極對接中非經貿合作,不僅促進開放度和國際化程度更高,也實現專業觀眾30萬人次,其中境外觀眾超1萬人次。給予企業最好的全方位展示和獲取前沿技術趨勢的窗口。與此同時,2023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將緊扣智能化新一代工程機械主題,聚焦五大方面,全面打造更高水準、更高規格、更高質量的行業盛會。
在能源短缺、小批量多批次或定制化生產需求越來越多、交貨期越來越短、成熟勞動力短缺的背景下,更智能、更綠色、更可持續的新一代制造業企業及其生態系統應運而生。
百超(深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監陳強在《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主題演講中表示,在工程機械行業,百超激光科技通過信息化中控系統實現產線集成,滿足柔性化生產需求;通過統一調度生產計劃,優化系統能耗,提升能源利用率;通過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操作,軟硬件結合提升生產效率,大幅減少人力資源,提高車間安全系數;通過智慧工廠和綠色智造,優化工藝,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碳排放。
智能制造時代給中國帶來了挑戰和潛在的新機會,海克斯康憑借在數字化信息技術領域積累的雄厚技術和實力,正助力工程機械行業的智能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海克斯康智能制造研究院方案開發運營副總監李建磊在《海克斯康先進技術如何推動工程機械行業數字化轉型》主題演講中表示,作為數字化信息技術解決方案的革新者,海克斯康秉承智慧引擎,共賦未來的理念,憑借雙智戰略推動制造業的智能與創新,構建新基建智慧城市生態體系。通過打造數字化工廠、加工編程、計量測試等領域的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賦能客戶新價值,以滿足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的新需求,全面打造綠色、高質量、低成本的智能制造新生態。
產業巔峰論壇,智造賦能未來
從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到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作為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的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正向著自主創新的中國智造加速轉變。先進智造技術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正賦能推動工程機械企業的轉型和升級,成為企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途徑。
品牌盛會
在以先進制造技術賦能數智雙碳發展巔峰對話環節,主持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會長周衛東與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械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長楊賽強,博世力士樂(中國) 行走機械銷售副總裁蘇武宜,蘇州力源液壓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姚維,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控部資深市場總監許政順,百超中國銷售副總許紅敏,海克斯康制造智能西部事業群運營總監王進偉六位知名企業代表,從供需角度就當前應用于工程機械制造業的裝備和工藝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現狀、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以及未來發展規劃進行深入探討,以專業學術和前瞻性的眼光解析產業新技術發展和創新應用,為企業的智造轉型實踐指點迷津。
通過本次精彩的巔峰對話,嘉賓們得出一致共識: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是全球制造業現在乃至未來發展的一個必由之路,降本降存、提質增效,數智雙碳發展是企業生產經營永遠不變的核心。為此,在制造業數智雙碳轉型的發展道路上,期望行業同仁互通有無、加強先進制造技術產業鏈等方面合作,共同為加速推動工程機械制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貢獻一份力量。
行業榮譽加冕,鑄就匠心不凡
秉持樹品牌、強技術,塑造企業的力量與價值為準則 ,品牌盛會至今已連續舉辦了十三屆,歷年大會都緊扣時代發展脈搏,通過對優秀企業和產品的表彰,樹立行業典范,引領行業的新風向。與此同時,大會在活動組織、話題深度、嘉賓量級、獎項設置等方面再次進行全面升級,經過號召發動、持續發酵、權威評審,使得企業品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升溫,影響面覆蓋全行業角落,最終形成行業奧斯卡的效應。
第十三屆品牌盛會活動啟動至今歷時6個月,歷經自主報名、網絡投票、用戶打分、專家評審四大環節,經過層層選拔和評審,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明星產品和全球工程機械零部件百強榜兩大榮譽榜單重磅發布,彰顯行業對企業核心技術和產品創新實力的高度認可。
2022年度中國工程機械明星產品國之重器榜單
中聯重科ZAT24000H763 2400噸全地面起重機
柳工856H-EMAX電動輪式裝載機
北方重型NTE360A電動輪礦用自卸車
三一SCC98000TM履帶起重機
徐工XLC30000履帶起重機
山推DH46-C3全液壓推土機
鐵建重工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
美斯達MC-130J超大型履帶移動顎式破碎站
鼎力BT30ERT直臂式高空作業平臺
山河智能SWE650FB履帶式液壓挖掘機
2022年度中國工程機械明星產品智能設備榜單
CAT (卡特) 303CR 小型液壓挖掘機
易控智駕 無人駕駛全棧技術與運營方案
江漢建機 SC200/200BB-MP-D 無人操作智能施工升降機
濰柴雷沃工程機械 FL980K-HST裝載機
臨工RTH126非公路自卸車
雷薩BJ5316GJB-MB雙擎攪拌車
中聯重科ZLJ5550THBKF 70X-6RZ 凌云二代5橋70米泵車
中聯重科R335-20RB平頭塔式起重機
中聯重科ZA18JERT-V電動曲臂式高空作業平臺
山河智能SWDE152I 5G智能鉆機
比亞迪CPD30/35 3.0/3.5t平衡重電動叉車
2022年度中國工程機械明星產品新能源設備榜單
中聯重科ZRT400-EV越野輪胎起重機
徐工XE270E履帶式電動挖掘機
晉工新能源JGM857E電動裝載機
山工機械 SEM658F 電驅裝載機
山東臨工L956HEV純電動裝載機
英軒重工YX670HEV混合動力輪式裝載機
諾浩NKE90C純電動非公路寬體自卸車
博雷頓BRT958EV純電動輪式裝載機
廈工XG958EV電動裝載機
山河智能SWA22JE曲臂式高空作業平臺
同力重工TLE105純電動非公路寬體自卸車
三一STC250E5-1插電汽車起重機
雷薩BJ5319GJBEV1A新能源攪拌車
柳工922F-E電動挖掘機
中聯重科ZLJ5310GJBEBEV純電動攪拌車
龍工LG856H-E 50型純電動輪式裝載機
山推LE59-X2純電裝載機
凌宇CLY5315GJB29BEV新能源充電攪拌車
美斯達PT-80S履帶移動篩分站
2022年度中國工程機械明星產品用戶口碑榜單
山工機械 SEM822D 推土機
山推SE600HB履帶式液壓挖掘機
GIA蓋亞 Q5全液壓潛孔式露天鉆機
現代斗山DX245LC-9C ACE挖掘機
同力重工TL885非公路寬體自卸車
柳工4180D平地機
濰柴雷沃工程機械FR245E2挖掘機
歐歷勝HT23RTJO 直臂式高空作業平臺
徐工XE205GH 履帶式液壓挖掘機
臨工重機SS0407ER-1電驅剪叉式升降工作平臺
星邦智能 TB32EJN Plus 電動直臂高空作業平臺
Genie? S-85 XC 直臂型高空作業平臺
徐工HZS300VD型頂置式混凝土攪拌站
徐工XGA22ACK-Li曲臂式高空作業平臺
三一SY650H液壓挖掘機
龍工ZL50NC 50型輪式裝載機
龍工LG6245F履帶式液壓挖掘機
三一S系列62米泵車
中聯重科ZR360L旋挖鉆機
威克諾森803迷你挖掘機
泰信KR300ES低凈空旋挖鉆機
2022年度全球工程機械明零部件百強榜知名品牌
殼牌(中國)有限公司
山東云宇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杭州東華鏈條集團有限公司
馬鞍山方圓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浙江海宏液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煙臺艾迪液壓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太陽耐磨件有限公司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
賽克思液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力源液壓有限公司
唐山盛航環保機車制造有限公司
濟南液壓泵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高精齒輪集團有限公司
GS Caltex China
濟寧精益軸承有限公司
五十鈴汽車工程柴油機(上海)有限公司
江蘇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
川崎精密機械商貿(上海)有限公司
康明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合肥長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
菲亞特動力科技
珀金斯發動機有限公司
洋馬發動機(上海)有限公司
大連升隆機械有限公司
平原濾清器有限公司
2022年度全球工程機械明零部件百強榜用戶滿意榜單
臨海市嘉美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履帶底盤分公司
山東山推工程機械結構件有限公司
上海敏泰液壓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云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百力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天津市鈞通機械有限公司
2022年度全球工程機械明零部件百強榜技術創新榜單
無錫合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寧波宇洲液壓設備有限公司
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傳動分公司
格拉默車輛內飾(天津)有限公司
徐州阿馬凱液壓技術有限公司
東碧履帶(中國)有限公司
湖南博云東方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海拉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無錫鑫盛換熱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市東海橡膠廠有限公司
徐州徐輪橡膠有限公司
四川獵石者龍宇科技有限公司
博世力士樂中國
雪佛龍(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2022年度全球工程機械明零部件百強榜優質供應商榜單
青島泰凱英專用輪胎股份有限公司
邢臺中偉卓特液壓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恒創液壓件有限公司
山東金利液壓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倫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臨沂晉安機械有限公司
浙江蘇強格液壓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遠業液壓機械有限公司
值此市場變革之下,由慧聰工程機械網、慧快修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與機主幫共同發起的第五屆《匠心之旅·點亮工程機械后市場》于今年5月再次盛大啟航。在以往的成功經驗之上,第五屆匠心之旅繼續擴大活動參與范圍,設置2022年度中國工程機械百強維修典范企業、2022年度中國工程機械百強租賃商、2022年度中國工程機械百強配件經銷商、2022年度中國工程機械百強機主用戶四大獎項,全面覆蓋配件、維修、租賃、機主用戶后市場四大重要組成部分。
唯創新者勝,唯變革者贏。面對新格局、新使命、新征程。唯有篤行不怠,踔厲奮發,搶抓產業技術變革的新機遇和新業態,增強產業鏈韌性和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才能讓中國工程機械這艘巨輪在大風大浪的征程中行穩致遠。
未來,慧聰工程機械網持續以奮進之姿,助力工程機械產業發展邁向新高峰,與廣大業界同仁鼎力攜手,篤定實干,為助力雙碳發展以及建設中國制造強國貢獻智慧方案和力量。
技術支持:青衣雅會